例外:为特殊情况保留
尽管例外很普遍,但通常还是提倡保守地使用例外。深入研究这一哲学背后的原因揭示了无数的考虑因素。
语义滥用
为真正特殊情况而设计的异常经常被误用为控制流机制。这破坏了它们的预期语义功能,因为预计不会引发异常来响应可预见的事件,例如不正确的用户输入。
异常处理的负担
异常破坏正常的执行流程,要求运行时展开堆栈并收集异常对象的信息。此过程会产生大量开销,特别是在频繁抛出异常或处理不当的情况下。
资源泄漏和不可预测的状态
意外的异常可能会留下资源(例如文件句柄或数据库连接)处于不一致状态或未释放状态。这可能会损害系统完整性并引入安全漏洞。
认知复杂性
补漏异常会增加程序的认知复杂度。开发人员需要考虑潜在的例外情况并编写处理代码,这使得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。
约定和性能
在某些情况下,使用例外确实可以简化代码结构,但这种情况下非常罕见。过度频繁地推送例外会降低程序性能,因此应将其保留用于真正的性能罕见的和不可预测的情况。
何时有例外
基于这些考虑,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适合使用例外:
在其他所有情况下,开发者应寻求替代解决方案,例如使用错误代码、事件或回调,抢夺群众例外。
免责声明: 提供的所有资源部分来自互联网,如果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,请说明详细缘由并提供版权或权益证明然后发到邮箱:[email protected] 我们会第一时间内为您处理。
Copyright© 2022 湘ICP备2022001581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