例外:為特殊情況保留
儘管例外很普遍,但通常還是提倡保守地使用例外。深入研究這一哲學背後的原因揭示了無數的考慮因素。
語意濫用
為真正特殊情況而設計的異常經常被誤用為控制流機制。這破壞了它們的預期語義功能,因為預計不會引發異常來回應可預見的事件,例如不正確的使用者輸入。
異常處理的負擔
異常破壞正常的執行流程,要求運行時展開堆疊並收集異常物件的資訊。此過程會產生大量開銷,特別是在頻繁拋出異常或處理不當的情況下。
資源洩漏和不可預測的狀態
意外的異常可能會留下資源(例如文件句柄或資料庫連接)處於不一致狀態或未釋放狀態。這可能會損害系統完整性並引入安全漏洞。
認知複雜度
補漏異常會增加程式的認知複雜度。開發人員需要考慮潛在的例外情況並編寫處理程式碼,這使得程式碼難以理解和維護。
約定與效能
在某些情況下,使用慣例確實可以簡化程式碼結構,但在這種情況下非常罕見。過度頻率地推送例外會降低程式效能,因此應將其保留用於真正罕見的和不可預測的情況。
何時有例外
基於這些考慮,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適合使用例外:
免責聲明: 提供的所有資源部分來自互聯網,如果有侵犯您的版權或其他權益,請說明詳細緣由並提供版權或權益證明然後發到郵箱:[email protected]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內為您處理。
Copyright© 2022 湘ICP备2022001581号-3